本篇文章1052字,讀完約3分鐘

北京日報(記者劉冠)昨日在國家博物館重新開放后,向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13個絲路沿線國家展示了234件文物收藏,講述了萬里絲路千年的往事。

橫跨歐亞的陸上絲綢之路和連接亞洲和非洲的海上絲綢之路,距離長,歷史悠久,但那些故事從哪里開始呢? 答案都在文物里。 展覽會命名為特別的人進行共享。 特殊詞源是中國漢代班固著的《西都賦》,意為遠方異域。 特別的分享是讓世界人民分享人類文明的光芒。 國博館長王春法說,古代絲綢之路萬里、綿延千年,積淀跨越時空、跨越國界,形成了具有永恒魅力、具有現(xiàn)代價值的絲路精神,即和平合作、開放包容、相互學(xué)習(xí)、互利共贏。

【快訊】國博恢復(fù)開放后首展開幕

去年11月,國博舉辦了第一屆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lián)盟大會,并簽署了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lián)盟展覽合作框架協(xié)議。 此次國博聯(lián)合一帶與沿線的柬埔寨、日本、哈薩克斯坦、拉脫維亞、蒙古、阿曼、波蘭、韓國、羅馬尼亞、俄羅斯、斯洛文尼亞、塔吉克斯坦12個國家博物館共同舉辦了展覽,各個時期、不同門類的234個

【快訊】國博恢復(fù)開放后首展開幕

進入展廳后,陸地的絲路不僅黃沙,海洋的絲路不僅在藍與白之間,策展人還引進了越來越華麗的顏色。 其中,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兩個板塊基于地理方位將沿線國家納入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宏觀視野加以注意和思考。 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這種交流互鑒的多樣化,國博特別邀請各國家博物館制作證書,介紹了本國在絲綢之路上的歷史地位和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交流互鑒的豐富成果。

【快訊】國博恢復(fù)開放后首展開幕

擺滿了特別方共享展的推薦展品。 其中陸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展品有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藏的葉形矛頭、波蘭華沙國家博物館藏的中國風(fēng)伊朗瓷盤、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藏的黃金武士。

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展品有柬埔寨國家博物館藏銅鼓、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唐三彩三足罐、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突線紐扣銅鐸、阿曼國家博物館藏哈德勒毛語雕刻飾板。

也展示了“盧溝運筏圖”等獨特的京味展品。

展覽會持續(xù)到7月14日,入場券每人50元。

展示品故事

盧溝橋的元代風(fēng)情

元代《陸溝運筏圖》就像北京陸溝橋的元代照片,這幅畫可能就是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馬可·。 波羅看到的場景。 在他的游記中,這座橋被描繪成一座巨大美麗的石橋,外國人叫馬可·。 波羅的海橋。

畫的中心是一座11孔的橋,橋欄桿的了望柱的上部刻有獅子。 除橋體拱外,其他特征與北京現(xiàn)存的盧溝橋一致,橋下河流為現(xiàn)在的永定河,當(dāng)時稱為盧溝橋。 水中的木筏順流而下。 知名文物專家羅哲文詳細研究了這幅圖,認為漂流木筏的場景與元代初年大都會的建設(shè)有關(guān)。 畫中描繪了元初建設(shè)大都會時,從西山砍伐木材,以木筏的形式沿陸溝河被運至陸溝橋,運往大都會的場面。

【快訊】國博恢復(fù)開放后首展開幕

海外歸來的唐代杯

標(biāo)題:【快訊】國博恢復(fù)開放后首展開幕

地址:http://www.kungfu-fish.com//myjy/19837.html